直播门户网,中国第一直播门户网站!

直播预告 最美主播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直播资讯 > 直播八卦 > 故宫“网红“们的工匠精神 30年只做一件事!
资讯分类:

故宫“网红“们的工匠精神 30年只做一件事!

新闻类别:直播八卦发布时间:2017-01-03 15:41:44  来源:直播门户网


走进故宫的禁地,选一个独特的视角,去观察记录他们的生活,他们是故宫新一代“网红”。每次靠近故宫,都会有时光变慢的错觉,红色的宫墙内外,仿佛是两个世界,宫中的岁月缓慢、悠长,这里有一群与众不同的人,几十年只专心做一件事。

故宫“网红“们的工匠精神 30年只做一件事!

故宫“网红“们的工匠精神 几十年只做一件事!

一部纪录片让他们彻底火了。故宫的文物专家们成了新一代“网红”。成为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者。

故宫的“网红“们的工匠精神值得学习

这里就是故宫专家们工作的南三所,,以前是紫禁城冷宫的所在地,寂寞宫墙,隔开了外面的喧嚣,时光似乎在这里静止了。

几个毗邻的大四合院一座接着一座,分别是科技处的青铜、钟表、镶嵌、瓷器、书画等十几个小组的办公室。

著名的故宫博物院文物科技处的大门,据说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纪录片火了之后,有3万多人报名要来这里工作。

古老的大门安装着现代的门禁系统,工作人员每天刷卡进入,外人很难进来。笔者跟随故宫摹印专家沈伟老师才得以进入。

办公室是几百年的古建,虽然已经朱漆脱落,但是建造的非常讲究,院子里有海棠、柿子、丝瓜、葫芦,果实累累,显得特别接地气儿。

院子里的葫芦长成了,挑选形状好的做成蝈蝈罐子,饲养秋虫,是专家们的一大乐趣,他们种花种草,养鸟养虫,修身养性,淡泊心志,只为静心。

这就是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纪录片拍摄的书画复制组,这里的专家临摹一张《清明上河图》用了10年时间。

春天的时候,院子里海棠盛开,花木扶疏,异常美丽,据说这些花树都是上一代故宫专家种下的,他们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,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。

沈伟说,院子里的柿子树是当年师父种下的,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,每年还有果子吃。很多年,师徒俩在这树下闲坐聊天,师父传授的除了技艺,还有心法。

沈伟的办公桌前有假山盆景,有鸟笼葫芦,让人心旷神怡,几十年来营造一个让自己心情最愉悦放松的环境,只为摹印那一刻心无杂念。

故宫里的人都喜欢动物,这是“宫宠”花子,还有一只名为灰子,它们经常飞檐走壁,来去无踪。冬天它们特别喜欢趴在办公室的暖气上睡大觉。

沈伟在故宫工作30年,复制古印1000余枚。阅尽历代名章,胸中自有丘壑,自己也成为一代篆刻名家。

阳光好,心情好的时候,沈伟才会开工,一气呵成,刻一枚印章需要一天的时间,而之前的思考揣摩却不知道要花多久。

在另外一座小院里,有一间不大的办公室,属于故宫博物院研究员,中国青铜研究第一人杜廼松先生。

杜老今年80岁,在故宫工作已经50多年了,他每天就这样埋首资料堆中,痴迷于他热爱的文物和历史,他充满深情地说:“青铜器,国之重器!”

杜老屋子里的这张旧桌子给笔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,几乎连一个水杯都难以放平,可是杜老却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些事情,只要有一个地方可以做研究,他就心满意足。

每天晚上5点,这些自行车的主人会准时骑上车,离开故宫回家,这里的规矩是不加班,不赶活。这里的称呼是师父和徒弟,一代代传承的,是属于故宫的特殊气质。

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,漫步于历史的尘埃中,缓慢的节奏,安静的氛围,使这里成为北京这个喧嚣的大都市中的一片净土。如今他们的生活被人们了解,羡慕,可是,像他们这样30年只做一件事,你做得到吗?


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分享到: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热点新闻推荐

栏目最新信息

yy文er-YY最佳女歌手、最佳女偶像

免责声明:本站所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,会员依法应对其提供的任何信息承担全部责任,直播门户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。为保障您的利益,请注意可能的风险安全!

美女直播

直播门户网——中国最火爆的网红美女主播导航网站,劲爆直播行业八卦资讯!
2014-2016 直播门户网©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95103号-1

直播门户手机站